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

我國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地震活動頻繁,且經常有強烈地震發生。中央氣象署地震觀測網(簡稱CWASN)自1991(民國80)年起,開始啟用即時地震監測系統,除全面使用三向量S-13短週期速度型電磁式地震儀,取代傳統機械式地震儀,同時增建地震測站,使地震偵測率大幅增加,自1991(民國80)-2011(民國100)年蒐錄超過40萬起地震資料。

自2010(民國99)年起執行「強地動觀測第4期計畫-建置新一代地震觀測系統」,逐年更新觀測設備,同時增益波形動態範圍從12位元提升至24位元,並自2012(民國101)年起開始啟用此24位元地震觀測系統,結合本署及不同機構的地震觀測資料做聯合觀測,有效提升觀測密度及偵測範圍;使可偵測到的地震數量再次大幅增加,目前每年約可蒐錄近40,000次地震,其中有感地震約1,000 次。

地震發生次數最多在1999(民國88)年,主要是受到921集集大地震影響,該年共發生49,928次地震,其中有感地震達3,233次之多。就災害性地震資料統計分析,從1901(明治34、光緒27)年至今計有102次災害性地震。

地震年次統計

臺灣處於最大,也最活躍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上。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會處,兩個板塊每年約以七、八公分的速度,相互聚合碰撞;臺灣東北部及南部分別有向北與向東的板塊隱沒作用。由於碰撞與隱沒的作用,臺灣的地層承受著大地應力,使得地層變形進而斷裂錯動引發地震,因此地震發生相當頻繁。

台灣位於板塊交會處示意圖

臺灣位於板塊交會處

臺灣的地震帶分佈

根據臺灣地震分佈資料,顯示臺灣東部從蘭嶼以北經臺東、花蓮到宜蘭,包括陸上及近海地區淺層地震相當頻繁,其中以花蓮至宜蘭一段尤其活躍。在臺灣本島則以雪山山脈、阿里山山脈、西部的嘉南平原及臺中、苗栗地區較為活躍。而深層地震多數發生在臺灣東北部的陸上及海域,有些則發生在臺灣東南海域。

2015年地震分布圖

2015 年地震分布圖

因此,科學家依照臺灣地震發生地區再配合板塊構造學說,將臺灣區分為東北部地震帶、東部地震帶及西部地震。

  • 東北部地震帶:臺灣地區震源深度較深的地震大部分都是在臺灣東北部發生,且臺灣東部在大約北緯24度開始,震源分布明顯呈現向北隱沒的傾斜地震帶,而在該地區地震深度小於20-30公里之地震則形成帶狀向東北延伸至琉球群島附近,原稱琉臺地震帶,由於位於臺灣東北部又稱東北部地震帶,屬淺層震源活動帶。
  • 東部地震帶: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,經過花蓮、成功到臺東,遙指呂宋島,寬度約130公里,其特色為地震個數多且震源較西部地震帶為深。
  • 西部地震帶:自臺北南方經臺中、嘉義至臺南,寬度約80公里,其特色為震源深度淺﹙約10餘公里﹚、地震個數較少但餘震較頻繁,影響範圍較廣,造成災情較重。

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由於板塊碰撞及隱沒,地震發生極為頻繁。雖然大部份地震都發生在花蓮、宜蘭外海,及臺東外海,但人口稠密的西部地震帶卻是隱藏最大地震危險的區域。以往臺灣每年約有一次災害性地震,每十年會有一次造成嚴重災害;我們己經瞭解臺灣地震導因於地殼的變動,因此大地震重複發生不可避免,大家都應提高警覺,做好準備,以面對下一次大地震的來臨。當我們對自然界認識愈多,愈知道如何去適應、去關懷,這是生活在此島上人們需要的認知,也是人類與自然「永續共存」必要的認識。

花蓮地震TSMIP紀錄動畫